服务热线:0512-8957 3668
  • 和元生物董事副总经理兼CRO事业部总经理王富杰一行 来访我司展开合作交流

    2024-06-29

    近日,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CRO事业部总经理王富杰一行来访木芮生物,就斑马鱼技术在科研及CRO服务领域的应用展开了合作交流。此次来访不仅促进了双方的合作关系,也为未来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 疾病模型篇11:斑马鱼模型在骨质疏松相关研究应用及进展

    2024-06-2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密度(BMD)下降从而导致患者易出现骨折的全身代谢性骨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通常在姿势改变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有可能出现行动受限,疼痛多为弥散性。其他临床表现为骨折、脊柱变形等,严重者可能压迫心肺,出现循环、呼吸系统的功能异常,且长时间会对患者造成巨大心理负担。一些早期的OP患者没有症状或只有疼痛,往往会被人忽视,等到病情加重时常常已经发展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所以OP又被称为“寂静的疾病”。目前OP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需要进一步研......

  • 疾病模型篇10:斑马鱼模型在脂肪肝相关研究应用及进展

    2024-06-18

    脂肪肝(FLD)是目前已知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并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脂肪肝发病率高达20%,我国脂肪肝发病率超过15%,并呈女性化及低龄化趋势。资料显示,重度肥胖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超过60%的肥胖患者同时伴有肝细胞脂肪变性,25%伴有肝纤维化变性,最终导致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HCC)。HCC是脂肪肝晚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如脂肪肝在早期及时发现,去除病灶及早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达到治愈。

  • 合作共赢:天津肿瘤医院应教授及生物科研行业专家一行 来我司进行和合作交流

    2024-06-12

    近日,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应国光教授、王海龙博士,天津北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建礼总经理,科域新程(天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世栋总经理一行来访木芮生物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多维化生物技术应用研究。

  • 疾病模型篇09:斑马鱼模型在糖尿病相关研究应用及进展

    2024-06-1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最新统计,2019年全球有4. 63亿成人患有糖尿病,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为深入探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动物模型应用越来越广泛。糖尿病研究最常使用小型哺乳动物模型,普遍存在成本高、周期长等缺点。快速、高效和低成本的斑马鱼动物模型已成为糖尿病研究的重要手段。

  • 疾病模型篇08:斑马鱼模型在心脏疾病相关研究应用及进展

    2024-06-03

    心脏病(Heart disease)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心脏病作为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心脏病类别很多,所以患者的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典型的心脏病症状,比如心悸、胸闷、气短、持续不缓解的胸痛、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头晕、眼前发黑、晕厥等;有少数患者是在体检的时候偶然发现的。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基础疾病患者易得。部分类型的心脏病有遗传倾向,如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 木芮生物王明勇博士受邀参加上海哲贤医药主办生物医学领域企业峰会

    2024-06-03

    在近日由上海哲贤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基础医学研究技术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木芮生物总经理王明勇博士受邀作为主讲嘉宾,深入介绍了斑马鱼模式生物在科研领域的显著优势。王明勇博士的演讲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为斑马鱼在科研领域的应用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

  • 【苏州招聘】苏州系统医学研究院胡士斌博士课题组招聘

    2024-06-03

    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院所”)成立于2014年,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地方政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院所目前聚焦系统医学研究,支撑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基地建设需求,围绕免疫、感染、代谢、发育、遗传关键科技问题以及生物医学前沿,重点引进具有交叉学科和原创前沿技术背景的人才。汇聚多个国际优秀学术团队,集中攻克肿瘤、感染、自免、神经、罕见病等防治关键瓶颈问题,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高地。目前院所具有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大疾病共性机制研究全国重点实验室、免疫与炎症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省市级科研平台,配备人工智能......

  • 疾病模型篇07:斑马鱼模型在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研究应用及进展

    2024-06-03

    动脉粥样硬化(AS)是许多心血管疾病(CVDs)的病理基础,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AS的特点是动脉血管内大量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引起肌肉弹性动脉狭窄,导致管腔闭塞或破裂出血。AS的发病机制有几种理论,包括内皮损伤、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以及单核细胞衍生的泡沫细胞形成。AS的病理过程非常复杂,与氧化应激、非编码RNA、炎症有关。

  • 木芮生物总经理王明勇博士受邀参加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科普活动

    2024-06-03

    近日,木芮生物总经理王明勇博士受邀参加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科普活动,深入解读斑马鱼模型在传染病和免疫学的研究价值。

  • 疾病模型篇06:斑马鱼模型在白血病相关研究应用及进展

    2024-06-03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通常来源于骨髓。2015 年,有超过 230 万患白血病的患者,全球超过 350000 人死于白血病。白血病主要按两个标准分类,按起源细胞分类:淋巴起源的白血病被称为“淋巴细胞性或淋巴细胞系白血病”,而骨髓来源的白血病被称为“骨髓性或髓系白血病”;根据生长速度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一些与染色体异常直接相关(如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费城染色体),一些白血病涉及血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相关的多个基因的突变和(或)易位。然而,大多数白血病的病因不明,尚有一些患者无染色体异常且无已知的基因突变,因此,需要在动物模型中进一步研究以揭示这些未......

  • 疾病模型篇05:斑马鱼模型在贫血相关研究应用及进展

    2024-06-03

    贫血是血液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影响了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全世界大约有十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病,而孩童、孕妇以及年长者也较容易患病,此外,在晚期和接受化疗或放疗的患者中,贫血发生率可超过90%。贫血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浑身无力,耳鸣等。贫血因其患病人数多、病因复杂,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 疾病模型篇04:斑马鱼模型在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研究应用及进展

    2024-06-03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诱发进行性痴呆的主要原因之一,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NDD)。其主要病理改变为 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异常代谢而导致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合成异常、代谢水平降低和转运失衡,形成老年斑以及Tau蛋白过磷酸化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凋亡。现临床上用以治疗AD的药物主要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等。年龄增长、遗传、环境污染等因素也是诱发AD的主要原因。目前,与AD发病机制相关的假说主要包括Aβ级联假说、Tau蛋白假说、胆碱能假说......

  • 疾病模型篇03:斑马鱼模型在帕金森相关研究应用及进展

    2024-06-0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目前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到2040年,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预计将达到1200万。其症状主要影响运动,包括震颤、运动迟缓(运动缓慢)、僵硬和姿势不稳定,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记忆受损、执行功能障碍等认知症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变性缺失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组成的路易小体(Lewy bodies,LBs)形成。PD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神经毒物和遗传因素均可能参与PD中DA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 疾病模型篇02:斑马鱼模型在癫痫相关研究应用及进展

    2024-04-16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大脑反复出现异常同步活动(放电),临床特征为突然短暂的意识改变或丧失、不自主运动或抽搐。癫痫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度多样化病因的谱系障碍,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大约60%的病例病因不明。幼儿和老年人是癫痫发病率最高的人群。由遗传缺陷引起的发育性和癫痫性脑病(DEE)在年轻人中更为常见。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被认为是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较少的病例可归因于单基因缺陷,迄今为止涉及的基因超过140个。尽管在了解癫痫发生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且自1993年以来引入了20多种新的抗癫痫药物(ASD),但30%的患者仍然对现有的治疗方案产生耐药......

  • 疾病模型篇01:抑郁症相关研究进展及斑马鱼抑郁模型应用

    2024-04-16

    重度抑郁症 (MDD)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趋势,临床症状包括快感缺乏并伴有缺乏动力、情绪低落、食欲改变、睡眠问题、认知挑战等症状以及自杀的可能性增加。世卫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

  • 喜迁莺:携手共进,书写新篇章!

    2024-03-13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木芮生物在去年6月份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搬迁与扩张(新址:苏州工业园区联创产业园7栋4层)。这不仅代表着我司在办公环境上的扩展,更象征着我们在业务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 国产化妆品《郁莲本草》产品检测报告揭晓:品质保障,健康护肤!

    2024-03-13

    近日,我司完成了对《郁莲本草》多款产品的功效检测,其中包括MD美白祛斑精华套装、玻尿酸水光润颜面膜、金盏花花瓣水和莹润亮颜精华液等主打产品。经检测,所有受测产品均达到测试标准,具有显著效果

  • 热烈欢迎江西中医药大学院士工作站领导莅临我司参观考察

    2023-12-22

    2023年12月18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院士工作站李斌处长携工作站全体成员,应我司王明勇总经理的邀请,莅临公司参观考察。此次参观考察旨在增进双方相互了解,加强双方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双方合作领域的科研创新与发展。

  • 喜报 | 木芮生物参与起草《斑马鱼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2023-12-06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发布的T/OTOP 1038—2023《斑马鱼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OTOP》制定。T/OTOP 1038—2023《斑马鱼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 喜报 | 木芮生物参与起草《化妆品 舒缓功效的测定 斑马鱼 鱼胚法》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2023-11-24

    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发布的T/GDKJ 0042—2023《化妆品 舒缓功效的测定 斑马鱼 鱼胚法》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GDKJ》制定。T/GDKJ 0042—2023《化妆品 舒缓功效的测定 斑马鱼 鱼胚法》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 【文献解读】半胱胺对斑马鱼发育早期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免疫毒性的影响

    2023-11-04

    半胱胺是β-巯基乙胺和2-氨基乙胺的同义物,可以认为是半胱氨酸的脱羧衍生物,实际上是在体内由辅酶半胱胺(β-巯基乙胺和2A降解的同义物)产生。酮体、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氨基酸的代谢需要辅酶a。辅酶a裂解后产生中间产物泛替氨酸被称为vanin,由vnn基因编码)作用于泛汀形成泛酸和半胱胺。

  • 【文献解读】MicroRNA-27b消耗增强斑马鱼体内和血管内脂质积累,诱导脂肪细胞增生

    2023-11-04

    miR-27b已成为胆固醇和脂质代谢的调节枢纽,并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肥胖的潜在治疗靶点。然而,miR-27b对体内脂质水平的影响仍有待确定。斑马鱼的脂质通常以三酰基甘油(TGs)的形式储存,它们的主要储存部位是内脏、肌肉内和皮下的脂质库,而不是血管和肝脏。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microRNA-海绵(miR-SP)技术,生成表达转基因miR-27b-SP(C27bSPs)的斑马鱼,该基因破坏内源性miR-27b活性,诱导血管内脂质积累(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早期发病。C27bSPs幼鱼和幼鱼的血管和肝脏中油性红O染色明显增加,表明miR-2......

  • 【文献解读】ApoEb突变斑马鱼脂质代谢紊乱模型的建立

    2023-11-04

    载脂蛋白E (ApoE)是一种主要表达于哺乳动物肝脏的载脂蛋白。它在脂质代谢,特别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poE与心血管疾病(如高脂血症和缺血性心脏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已通过大量流行病学观察和遗传学研究以及干预性临床试验被发现。大约一半的血浆ApoE与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有关,其中ApoE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LDLR相关蛋白(LRP)的主要配体。既往研究发现,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调控LDLR及其他参与胆固醇生物合成的蛋白如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脂肪酸合成酶(FASN)、蛋白转化酶枯......

  • 【文献解读】斑马鱼过度摄食诱导糖尿病的分子基础

    2023-10-28

    糖尿病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斑马鱼已被广泛认为是研究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干预的有用模型。然而,过度喂养导致斑马鱼糖尿病的分子基础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过度喂养建立斑马鱼糖尿病模型,探讨过度喂养导致斑马鱼糖尿病的分子基础。与对照组相比,过度喂养4周后斑马鱼的体长、体重和状态因子指数均显著增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升高,伴有肝内大量脂滴积聚。血清和肝脏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均显著升高。转录组测序用于研究过度喂养斑马鱼肝脏的变化。过度喂养斑马鱼肝脏中上调和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数量分别为1582和2404个。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和GO富......

  • 【文献解读】敲除Nur77导致斑马鱼氨基酸、脂质和葡萄糖代谢紊乱

    2023-10-28

    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ur77是控制葡萄糖和亚麻酸稳态的关键调节因子。Nur77表达于多种代谢相关组织,如骨骼肌、肝脏、胰腺和脂肪。在骨骼肌细胞中,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减少。Nur77的过度表达导致葡萄糖转运、胰岛素信号(如Glut4)、糖酵解和糖原分解相关基因的显著增加。Nur77过表达可以增强葡萄糖转运,并通过调节小鼠糖酵解改变肌肉质量和肌纤维大小。高脂肪喂养的Nur77−/−小鼠表现出代谢变化,如能量消耗减少、胰岛素抵抗、血糖清除率降低和骨骼肌脂质含量增加。

  • 【文献解读】在斑马鱼中,升高的4-羟基壬烯醛通过Aldh3a1丢失诱导高血糖,并与人类糖尿病进展相关

    2023-10-28

    甲基乙二醛(MG)形成的增加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关。在斑马鱼中,敲除主要的MG解毒系统乙二醛酶1,导致MG升高有限,但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和aldh3a1的表达显著升高,提示Aldh3a1在糖尿病中的代偿作用。为了评估Aldh3a1在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中的作用,我们使用CRISPR-Cas9生成了aldh3a1−/−斑马鱼突变体。用斑马鱼转基因报告株系分析了血管系统和胰腺形态。分别进行相应的活性羧基类物质(RCS)、葡萄糖、转录组和代谢组学筛选,并测定ALDH活性以供进一步验证。aldh3a1−/−斑马鱼幼鱼表现出视网膜血管舒张性改变,葡萄糖稳态受损,这可通过pdx1沉默诱导的高血糖而加......

  • 文献推荐 | CRISPR/Cas9技术敲除斑马鱼rpl15基因对斑马鱼红系造血发育的影响

    2023-10-23

    [摘要] 目的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斑马鱼rpl15基因,探讨rpl15基因对斑马鱼红系造血发育的影响。方法 针对斑马鱼rpl15基因设计并制备gRNA(guide RNA),将gRNA与Cas9蛋白的混合物显微注射到单细胞期斑马鱼受精卵中,提取72 h胚胎基因组DNA,PCR扩增出目的片段,T7E1限制性酶切法检测基因打靶情况,随后进行测序分析确定编辑效果。通过O-dianisidine染色分析血红蛋白合成情况,中性粒细胞染色分析中性粒细胞生成情况,利用Real-time PCR检测p53、mdm2、hsp70和造血相关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成功制备了rpl15 gRN......

  • 【文献解读】斑马鱼心脏再生所需的Vegfc-Emilin2a-Cxcl8a信号轴

    2023-10-21

    背景:冠状动脉阻塞后的缺血性心脏病导致心脏组织死亡和纤维化疤痕的形成。与成年哺乳动物相比,斑马鱼的心脏在损伤后可以再生,这使得研究潜在机制成为可能。成年斑马鱼心脏损伤后最早的反应之一是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这一过程中的缺陷导致心肌细胞再生受损和瘢痕形成。因此,识别和研究促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因素具有很大的治疗潜力。

  • 【文献解读】胶原COL22A1维持血管稳定性,COL22A1突变可能与颅内动脉瘤有关

    2023-10-21

    背景:胶原XXII (COL22A1)是一种数量较少的胶原,属于具有中断三螺旋的原纤维相关胶原家族。对其生物学功能的了解甚少。方法:在这里,我们使用基因组编辑方法在斑马鱼col22a1中产生了一个功能缺失的突变体。纯合子突变的成年斑马鱼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血管压力的增加,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会变得更加突出。纯合子col22a1突变胚胎对心血管应激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胚胎颅内出血的比例更高。突变胚胎还表现出颅内血管扩张和不规则结构。为了测试COL22A1是否与人类血管疾病相关,我们分析了先前一项研究的数据,该研究对来自7个颅内动脉瘤家族的45名个体进行了全外显......

  • 【文献解读】干扰素-γ驱动离子不平衡和压力过载斑马鱼和小鼠模型中的巨噬细胞重编程、脑血管重构和认知功能障碍

    2023-10-21

    目的:失调的免疫反应导致控制高血压和降低终末器官损伤风险的治疗策略效率低下。揭示从高血压刺激开始到多器官功能障碍表现的免疫途径是免疫靶向治疗急需的见解。方法和结果:为了实现细胞事件协调多器官发病机制的可视化,我们模拟了斑马鱼的心血管高血压重构。暴露于离子缺乏环境下的斑马鱼幼鱼表现出血管紧张素原的快速上调,随后出现动脉高血压和心脏重构,这再现了射血分数保持的早期心力衰竭的关键特征。在大脑中,延时成像显示,在离子缺乏处理后,通过内皮收缩和迁移发生脑血管衰退。这种现象与巨噬细胞/小胶质内皮接触和内皮连接收缩有关。细胞因子和转录组分析发现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1β的系统上调,并揭示了巨噬细胞/小胶质细......

  • 【文献解读】基底蛋白POC1B的破坏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锥杆营养不良

    2023-09-23

    背景:外显子组测序显示,在常染色体隐性锥体营养不良或锥体棒状营养不良和复合杂合PoCiB突变的三个兄弟姐妹中,POCIB编码POC1中心粒蛋白B的纯合错义突变(c.317C>G [p.Arg106Pro])、(c.199 201del [p.]Gin67dell和c.810+1G>T)在无亲缘关系的锥杆营养不良患者中。当POC1B在人tert永生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1中过表达时,编码的野生型蛋白定位于初级纤毛的基底,而p.a g106pro和p.Gin67del变体形式的POCiB则失去了这种定位。

  • 【文献解读】BDE-99通过转录因子Six7破坏斑马鱼幼虫的光感受器模式

    2023-09-23

    适当的视觉功能对于收集环境信息和支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决策至关重要,因此与野生动物的生存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据报道,多溴二苯醚(PBDEs)会损害斑马鱼的视力发育,而甲状腺激素(TH)信号通路被怀疑是主要的贡献者。本研究选择五溴化PBDE BDE-99,进一步探讨多溴二苯醚对斑马鱼色觉破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BDE- 99在受精后120 h可损害视网膜中的多个光感受器,干扰斑马鱼幼虫在色视引导下的行为。虽然由此产生的光感受器模式的改变与3,3’,5-三碘-L-甲状腺素的作用高度相似,但引入TH受体的拮抗剂并不能完全恢复这种改变,这表明参与了其他潜在的调节因素的参与。通过调节中波长视蛋白的关键诱导......

  • 【文献解读】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构建ADGRV1相关视网膜功能障碍斑马鱼模型并进行表征

    2023-09-23

    在全球范围内,约有40,000人因ADGRV1基因致病性变异引起的视网膜色素变性(RP)而逐渐丧失视力,目前尚无治疗方案。模拟人类表型的模式生物对于揭示ADGRV1相关RP的确切病理生理机制以及评估未来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基于CRISPR/Cas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引入,显著提高了以时间和成本效益的方式生成突变模型的可能性。斑马鱼被认为是研究Usher综合征相关视网膜功能障碍的合适模型。利用CRISPR/Cas9技术,我们在adgrv1外显子9 (adgrv1rmc22)上引入了一个4bp的缺失。免疫组化分析显示,Adgrv1在adgrv1rmc22斑马鱼视网膜连接纤毛的光感受器区域缺失。在这里......

  • 文献解读 | ndrg2基因调控斑马鱼发育过程中毛细胞的形态发生和听觉功能

    2023-09-16

    感觉毛细胞(HCs)损伤是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但由于许多潜在的耳聋基因尚未确定,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了解。N-myc下游调控基因2 (ndrg2)通常被认为是肿瘤抑制基因和细胞应激反应基因,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侵袭,但其在斑马鱼HC形态发生和听力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原位杂交和单细胞RNA测序结果表明,ndrg2在耳部囊泡和神经鞘的HCs中高度表达。Ndrg2功能丧失幼虫表现为嵴细胞减少、纤毛缩短、神经肥大和功能细胞减少,可通过显微注射Ndrg2 mRNA进行挽救。此外,ndrg2缺乏引起对声振动刺激的惊吓反应行为减弱。在机制上,ndrg2突变体没有检测到HC凋亡和支持......

  • 文献解读 | 在斑马鱼发育过程中,ftr82是毛细胞形态发生和听觉功能所必需的

    2023-09-16

    感觉毛细胞(HCs)损伤是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但由于许多潜在的耳聋基因尚未确定,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了解。Ftr82是鱼类中主要的TRIMs家族成员,已被发现在耳小泡中特异性表达,但其功能尚不清楚。在这里,我们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了ftr82在HC发育和听力功能中的作用。原位杂交结果表明,ftr82在不同阶段总是局限于耳小泡内。在ftr82突变体和突变体中均观察到HCs的缺陷,包括嵴HCs明显减少,纤毛缩短,神经鞘功能hcc明显减少,通过外源ftr82 mRNA共注射可成功挽救。惊吓反应行为实验表明,缺乏ftr82基因的幼虫对外部声音刺激的敏感性较低。进一步研究发现,hcc的丢失主要是由......

  • 文献解读 | 斑马鱼毛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揭示了新的基因可能会导致听力损失

    2023-09-16

    背景:毛细胞在听力和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毛细胞的损失会导致听力损失或前庭功能障碍。毛细胞生物学的细胞和分子研究使我们对听力和耳聋有了更好的了解。斑马鱼,由于其富含毛细胞的器官,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毛细胞相关研究。和哺乳动物一样,斑马鱼也有内耳毛细胞。此外,它们也有侧线神经肥大毛细胞。这些不同类型的毛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然而,对其分子特性的系统分析仍然缺乏。

  • 文献解析 | 聚苯乙烯微塑料通过ros介导的p53信号通路诱导斑马鱼细胞凋亡

    2023-09-09

    背景:微塑料(MP)污染普遍存在,已成为水生生物的威胁。最近的科学报告记录了它们在细胞和生物水平上的毒性影响,但其毒性的潜在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 文献解析 | 帕罗西汀通过炎症反应诱导斑马鱼幼鱼心脏毒性

    2023-09-09

    帕罗西汀(PRX)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常见抗抑郁药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研究都集中在PRX对抑郁症的有益作用上,但其毒性特性和潜在的机制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斑马鱼胚胎从受精后4到120小时(hpf)暴露于1.0、5.0、10和20 mg/L PRX表明,PRX暴露在斑马鱼胚胎造成不利影响,包括减少体长、血流速度、心脏频率、心输出量和增加爆发活动和心房面积。同时,用Tg(myl7:EGFP)和Tg(lyz:DsRed)转基因斑马鱼检测PRX的心脏毒性和炎症反应。此外,PRX刺激后,心脏发育相关基因(vmhc、amhc、amhc、hand2、nkx2.5、ta、tbx6、tbx16......

  • 文献解析 | 噻氯匹定通过上调氧化应激信号通路诱导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和肝毒性

    2023-09-09

    噻氯匹定主要通过拮抗血小板p2y12受体发挥抗血小板作用。既往有研究表明噻氯匹定可引起肝损伤,但其肝毒性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氧化应激、代谢紊乱、肝细胞凋亡、脂质过氧化、炎症反应等均可导致肝脏损伤,从而引起肝毒性。

  • 文献解读 | 吉娃娃斑马鱼严重受损的骨质量类似于经典的显性人类成骨不全症

    2023-09-02

    绝大多数成骨不全(OI)患者的过度骨骼变形和脆性骨折是骨质量大幅下降的结果。由于骨的力学能力依赖于小长度尺度的组织特征,因此评估骨成骨不全在骨的微纳米尺度上的表现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背景下,吉娃娃(Chi/+)斑马鱼在I型胶原蛋白α1链中携带杂合甘氨酸取代,最近被提出作为经典显性成骨不全的合适动物模型,表现出骨骼畸形,矿化模式改变,体型较小。

  • 文献解读 | 双孢蘑菇衍生的氨基葡萄糖盐酸盐通过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中的Bmp信号促进骨骼损伤修复

    2023-09-02

    背景:盐酸氨基葡萄糖(GAH)是最基本的和甲壳素的重要衍生物,是由甲壳素水解浓缩而成盐酸。目前,GAH在骨骼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发展。方法:在这篇报告中,我们证明了从细胞壁中提取的GAH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发挥作用,不仅促进软骨以及幼鱼的骨骼发育和成年鱼的尾鳍再生。此外,GAH处理显著增加了骨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相关标记基因,表明其在促进骨骼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发展。

  • 文献解读 | Rmrp突变通过增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破坏斑马鱼软骨-毛发发育不全模型中的软骨发生和骨矿化

    2023-09-02

    软骨-毛发发育不全(CHH)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干骺端软骨发育不良,其特征是骨发育不良和许多其他高度可变的特征。负责CHH的基因是线粒体RNA加工核糖核酸内切酶(RMRP)基因的RNA成分。目前,CHH患者的骨软骨发育不良和骨骼外表现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此外,目前还没有可行的CHH动物模型。我们建立了一个rmrp KO斑马鱼模型来研究CHH的发育机制。我们发现rmrp是咽弓的模式和塑造所必需的。软骨内骨骨化的异常是可变的,这取决于软骨形成失调的程度。此外,rmrp突变通过失调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我们还证明,rmrp突变上调了典型的Wnt/β-连环蛋白信号......

  • 文献解读 | 国内研究人员发现,新型shank2缺陷斑马鱼模型中GABAergic功能障碍是自闭症患者行为和感觉缺陷的主要原因

    2023-08-26

    对感觉输入的过度反应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一种常见且使人衰弱的症状,但潜在的神经异常尚不清楚。在我们的临床队列筛查中,3例携带新发SHANK2突变的患者中有2例也表现出对视觉、听觉和触觉刺激的高敏感性,因此我们通过生成稳定的shank2b缺陷斑马鱼模型(shank2b−/−)来研究SHANK2缺陷是否会导致感觉异常和其他ASD样表型。成年shank2b−/−斑马鱼表现出社会偏好和亲属偏好降低,行为刻板印象增强,而幼鱼在黑暗到光明的过渡过程中表现出对听觉噪音的超敏感和异常多动。因此,该模型概括了以往许多遗传ASD模型的核心发育和行为表型。γ-氨基丁酸(GABA)受体亚基mRNA和蛋白的表达......

  • 文献解读 | 血清素-bdnf-ngfr轴的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促进成年斑马鱼阿尔茨海默病脑模型的再生神经发生

    2023-08-26

    背景:最近有人提出,为大脑提供新的神经元可以对抗阿尔茨海默病(AD)。这一具有挑衅性的想法需要在实验模型中进行进一步的测试,从而研究疾病诱导的神经元再生的分子基础。我们之前发现斑马鱼可以刺激AD患者的神经干细胞(NSC)可塑性和神经发生,这有助于了解在患病哺乳动物大脑中开发新神经元的机制。

  • 文献解读 | 炎症作为治疗斑马鱼幼鱼发烧相关癫痫靶点

    2023-08-26

    炎症被认为与癫痫的发生有关。然而,发热与炎症的关系以及发热在儿童癫痫发生发展中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个暴露于戊四唑(PTZ)的斑马鱼幼鱼的热疗诱导癫痫发作的体内模型。高温增加了PTZ诱导的斑马鱼幼鱼对癫痫发作的易感性和促炎因子的产生。GABRG2突变与发热相关癫痫相关,我们使用表达突变人基因GABRG2(F343L)的Tg(hGABRG2F343L)斑马鱼模型来进一步研究炎症在发热诱发癫痫发作中的作用。我们的数据表明,高温也增加了Tg(hGABRG2F343L)斑马鱼幼鱼的运动活动。虽然GABRG2突变上调了促炎因子的产生,但高温并没有显著改变促炎因子的产生。脂多糖(LPS......

  • 文献解读 | 斑马鱼胃饥饿素通过生长激素信号通路调节多动症样行为(Danio rerio)

    2023-08-19

    背景:胃饥饿素最初被认为是生长激素促分泌受体(GHSR)的内源性配体,部分通过刺激生长激素(GH)的释放发挥作用。我们之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了CHRELIN是一种新的人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易感基因,而ghrelin缺失斑马鱼(Danio rerio)表现出ADHD样行为。然而,胃饥饿素如何调节多动症样行为的潜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 文献解读 | 斑马鱼发育过程中,adhd易感基因lphn3.1调节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形成和运动活动

    2023-08-19

    背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增加和情绪失调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连锁分析和精细定位确定了嗜乳蛋白3(LPHN3)基因编码的变异,这是一种假定的粘附-g蛋白偶联受体,是ADHD的危险因素。

  • 文献解读 | 利用斑马鱼模型对CHMP7作为小儿多动症风险基因进行功能验证

    2023-08-1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具有强烈遗传成分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尽管ADHD风险基因座的定位取得了成功,但很少有研究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基因座对ADHD表型的贡献。对4项ADHD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荟萃分析提示CHMP7是ADHD的易感基因。已证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映射到CHMP7的DNA变异体(rs2294123)具有很高的功能性,并与转录水平降低相关。我们使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构建了ADHD的chmp7斑马鱼模型。与CHMP7 ADHD风险等位基因纯合子个体相比,chmp7+/-鱼显......

  • 文献解读 | 国外研究团队利用斑马鱼研究发现压力导致抑郁焦虑发生的新机制

    2023-08-12

    下丘脑中表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神经元是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途径(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关键调节因子。由于CRH神经元的发育脆弱性会导致应激相关的神经和行为功能障碍,因此确定CRH神经元正常和异常发育的机制至关重要。在斑马鱼中,我们发现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like-1 (dscaml1)是CRH神经元发育的完整介质,也是建立正常应激轴功能所必需的。在dscaml1突变动物中,与野生型对照相比,下丘脑CRH神经元具有更高的crhb(斑马鱼中的CRH同源物)表达,细胞数量增加,细胞死亡减少。生理上,dscaml1突变动物具有较高的基线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和对急性应......